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 新闻中心
以学铸魂 实干担当——全省群团组织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发表时间:2023-05-29     阅读次数:     字体:【

学深悟透增本领,担当作为重实效。连日来,全省群团组织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迅速行动,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有力有序开展。学习过程中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神状态,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务实行动。

强化学习领会 夯实思想根基

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全省群团组织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着力抓实理论学习。

省妇联紧扣主题教育总要求,聚焦学习主题认真开展学习研讨,讲认识、谈体会、话感悟,把理论学习与“第一议题”相结合,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发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主阵地”作用,把《习近平著作选读》等指定书目作为理论学习的“首选项”和“必选项”,连续安排8个工作日,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开展集中学习、专题辅导、交流研讨等各类学习活动,为全面、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党员干部细化学习安排,制定自学计划、按日推进,坚持以“8+1+N”模式,围绕主题教育确定的8种学习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N种妇联自选书目,采取每天集中学习1小时,每本书都做学习笔记、每次研讨前集中领学1小时的形式开展自学,做到个人自学扎扎实实、集中学习重点突出、专题辅导有力有效、交流研讨有感有悟。

省科协综合运用学习方式,突出全面学、专题学、重点学,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学,结合工作思想职责联系学,统筹机关和学会、企事业科协联动学,制定党组每月集中研讨计划、班子成员讲党课计划、个人“8+4”自学计划(即体现8种学习材料,以及党史学习、岗位职责、专题教育、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4项内容),开设宣传专栏,推进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多措并举发力 推动走深走实

欲事立,须是心立。紧紧锚定“凝心铸魂筑牢根本”这一目标,全省群团组织着力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教育。

团省委在全省广大团员青年和少先队员中深入开展“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和“红领巾爱学习”网上主题队课,引领广大青少年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4月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截至5月22日,推送网上主题团课4期,网上主题队课5期,团员青年以个人形式登录学习522万人次,少先队员以个人登录形式参与学习40万人次,少先队组织以集体登录形式参与学习19万次。

省红十字会结合重点工作任务,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5月8日是第76个世界红十字日,为团结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红十字事业,5月7日至9日,省红十字会在贵阳市青云路步行街举办“‘一起捐’万人爱心画展众筹活动”,活动现场进行爱心绘画拍卖、爱心绘画展示众筹、DIY绘画环保袋众筹等活动。省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用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去宣传、动员和汇聚社会人道力量,去温暖、关爱身边需要关爱的群众是红十字会的使命,也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体现。

开展调查研究 转化学习成果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全省群团组织充分发挥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是解决问题的“第一道工序”。省总工会坚持把调查研究贯穿主题教育始终,领导班子成员针对分管领域或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带着问题每人牵头1个课题开展调研,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方法,深入企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基层工会,掌握实情、把脉问诊,问计于职工、问计于实践。去到职工家中、工厂车间、现场一线,了解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发现和查找工会工作中的差距、短板。结合典型案例,分析问题、剖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对策和措施。

5月21日,在第三十三次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为解决调研发现的残疾人就业增收难等问题,省残联联合贵阳市残联、观山湖区残联开展系列助残活动,组织开展了残疾人就业创业专场招聘会、农特产品和文创手工艺品展销、“积善贵州·贵惠保助残行动”宣传、扶残助残政策宣传咨询、义诊服务等活动。以此次全国助残日为契机,各级残联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本职工作深度融合,通过广泛开展助残宣传活动,生动展示残疾朋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生品格和乐观、阳光、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引领动员社会各界更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共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贡献力量。


 
上一篇:永葆廉洁自律真本色——六论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下一篇:用数字赋能千行百业精彩蝶变

首页 | 关于我们 | 交流动态 | 新闻中心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346号(财源宾馆7楼)   邮编:550004 电话:0086-851-86892130   传真:0086-851-86892041
  • Copyright 2019- 贵州省国际文化科技交流中心  备案号:黔ICP备20000250号-1 版权所有